】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地缘政治正在塑造能源保障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22-07-14 11:37:46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导,在俄乌战争发生后的4个多月里,因为美西方对俄全方位多角度的制裁,欧洲乃至全球能源问题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从莫斯科时间7月11日7时起,“北溪-1”天然气管道开始常规维护,“暂停”对欧输气。按往年情况,维护工作将持续10天至12天。这引发了许多人对能源问题的新一轮猜测和议论。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国家,一边与俄罗斯“斗气”,一边加快寻找开源之道,为几个月后就将到来的寒冬作准备。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讨论会上,俄乌冲突引发能源问题也是焦点话题。供需矛盾、能源转型,不只对欧洲国家,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需要持续调整和修正答案的开放性议题。

  丹麦驻华大使马磊在讨论会上说:“对欧洲来说,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对俄罗斯天然气还是有需求的。”他认为,欧洲目前面临着能源转型过渡期的问题,短期内仍要依赖化石燃料。

  为解决能源供应问题,欧洲尝试了不少开源之道。据国际能源署6月30日发布的报告,欧盟6月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数量,首次超过了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欧洲“找气”的触角还伸向了非洲,比如,意大利在4月与安哥拉和刚果(布)达成了购买天然气的新协议。

  也许出于万般无奈,煤炭又重回欧洲能源的主战场。路透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南非最主要的煤炭出口港理查德湾港运往欧洲的煤炭量,与2021年全年相比增长了40%。6月,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宣布重开煤电厂或解除燃煤发电限制。

  尽管无法预测此轮能源危机将发展到何种程度,因“开源”而重新成为能源主角之一的化石燃料,已经引发了广泛议论。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患可以预见;非洲国家本身就依靠化石燃料推动生产生活,现在要更多地以环境为代价向欧洲提供化石燃料;非洲国家能否获得发达国家在绿色能源项目方面的气候融资承诺兑现,目前也并不明朗和乐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