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当前两岸教育交流现状分析及路径探讨
http://www.CRNTT.com   2023-03-01 00:13:32


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是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中评社╱题:当前两岸教育交流现状分析及路径探讨 作者:彭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摘要】后疫情时代,随着民进党当局坚持“政治抗疫”,大肆控制岛内舆论及操弄“抗中保台”攻击中国大陆,两岸互信基础遭遇到严峻挑战。而两岸的教育交流更是首当其冲地成为民进党当局反对大陆的“牺牲品”,两岸的教育交流可以说已经被人为地按下了“暂停键”,在阻断两岸教育交流的同时,民进党当局更是不顾两岸有识之士的反对,大肆推行“去中国化”、蓄意篡改教科书、推行“本土语课”,其种种割裂两岸文化、历史的行径令人不齿。但是随着岛内主流民意的变化和中国大陆日益发展,且不断调整对台教育交流政策,两岸教育交流或将在以大陆实力为后盾、以对话为诚意、以教育产业对接为互利的步调下重获新生。

  当前,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连续上演“以疫谋独”、“政治抗疫”闹剧,使得两岸关系局势日趋复杂严峻。作为两岸关系风向标的教育行业首当其冲,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也受到影响,教育交流首先按下“暂停键”,教育领域所有的交流被迫中断,给两岸关系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就岛内而言,自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严重阻碍两岸教育交流,大肆去“中国化”推行“教育台独”。民进党不仅在教科书上大动手脚,更改历史提纲、编造“台语文”文学,而且还试图在文物上也实现去“中国化”的目的。2022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先是被曝出多件文物被损毁,院长吴密察被质疑知情不报;后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修复方案遭质疑,原本中式建筑风格将被玻璃建筑取代,听来令人唏嘘。通过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台当局通过种种方式,试图改变两岸文化同属一中的历史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向台湾民众展现几千年来传统中国文化的台北故宫就显得“格格不入”。正如岛内人士所言,对台北故宫所进行的一些小动作,就是要让台北故宫与中国大陆“划清界限”,甚至跟整个中国文化“划清界限”。①台当局“去中国化”一系列行为,造成统“独”矛盾激化、蓝绿白对立、省籍族群割裂、师生关系紧张,整个社会陷入严重撕裂之中,由此导致两岸政治停滞、岛内经济消退、文化断层、民生凋敝、民众生活艰难、价值观崩溃、社会不断向下沉沦。

  一、当下两岸教育交流面临的危机与现状

  (一)两岸教育交流遇瓶颈

  1、民进党当局切割两岸联系,严重阻碍两岸教育交流

  民进党当局在针对两岸教育交流问题上,一直都是心口不一,在公开场合总是表示,要积极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向前发展,而实际上却是在进行政治操弄。特别是在疫情爆发后,民进党当局出于政治私利,频频以疫情为由进行政治操弄,针对在台就读陆生刻意采取歧视性措施,一再制造障碍阻挠陆生返台就读。2019年秋季学期,在台就读的大陆学位生8353人,在台的短期研修生(交换生)7785人,共计16138人。②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在寒假期间返回大陆。2020年2月底至3月初,台湾部分高校逐步复学,但民进党当局自2020年2月6日起要求寒假返回大陆的学生暂缓入台。2020年6月17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首批开放1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生入境,陆生被排除在外。7月19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第二批可入境的国家和地区中,大陆仍被排除在外。7月22日,台湾境外生禁令松绑,开放所有境外应届毕业生申请入境,陆生也包括在内,规定陆生必须依规定在防疫场所进行14天居家隔离。8月5日,民进党当局宣布开放除应届毕业生以外的境外生返台就学,却唯独把陆生拒之门外,陆生入境政策朝令夕改,令人错愕,再次严重损害陆生正当权益。直至8月24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才宣布大陆学生可返台就读。

  台湾各高校从2011年开放陆生赴台就读大专院校学制以来,陆生已是重要生源力量,人数连年跨越式增长,陆生在台最多的是2015年,为4.3万人。③陆生增加了台湾高校的生源和营收,拉动了岛内旅游及文产其他消费,提振台湾经济效益明显。2016年之后,民进党当局出于政治私利,进行政治操弄,一边渲染“仇中、抗中“气氛,伤害同胞感情,刻意阻断两岸教育交流,使得两岸民意螺旋敌意升高,持续恶化两岸教育交流环境;一面双标针对在台陆生刻意采取歧视性政策,恫吓阻拦两岸民众,严重损害陆生正当权益和切身利益。在台陆生人数逐年递减,至2020年已不到9000人。④2022年7月18日,台湾地区2022年度陆生赴台就读硕博士班放榜,45所台湾高校共核定1500个名额,缺额1035个仅录取465名,招生达成率31%创新低。⑤有岛内学者表示,大陆学生减少系受到两岸关系和政治局势影响。⑥但需要认识到陆生赴台对两岸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对长期招生不足的岛内高校更是解渴续命的源头活水,民进党当局应当尽快改善两岸关系,重启两岸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要失去一条促进两岸相互理解的管道。

  陆生自主选择赴台就读,这对于两岸而言都无疑是一件好事。但“逢中必反”的民进党从一开始就疯狂反对,污蔑陆生是“间谍”、会抢走台生升学和工作机会,台当局之前还炮制“三限六不”歧视性规定限制陆生正当权益。幷且在大陆已经较好控制新冠疫情的情况下,民进党却仍以防疫为藉口,迟迟不准陆生返台就学。为阻断两岸教育和学术交流,2021年11月,民进党当局出动多个部门“彻查”台湾清华大学的“清华海峡研究院”,诬称该研究院遭到大陆“渗透”,指控台湾清华大学违反所谓“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爱台湾”,所作所为却是阻台湾人前程,为一己政治私利牺牲台湾整体利益。陆生赴台从曾经的红红火火走到如今的冷冷清清,正是“台独”害台又一典型例证。

  2、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提升“台湾主体意识”

  民进党当局不断以“切香肠”的形式推动渐进式“台独”及“去中国化”,在“立法”层面不断研拟凸显“台湾主体意识”的相关规定,在历史文化、教育宣传层面不断弱化“祖国”“民族认同”意识和元素,不断捏造“台湾民族、台湾文化、台湾历史”等虚假事实,幷企图利用语言作为工具,蓄意将台湾民众使用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划分为所谓“本土”和“外来”,提升所谓的“台湾意识”以改变深植于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而最终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

  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举措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民进党某些政客处心积虑割裂台湾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联系,在教科书上大动手脚,大幅删减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比例,编造“台语文”文学。民进党“立委”郑运鹏曾大放厥词,呼吁台公务员考试也应废考古文,“年轻人不应把青春浪费在古文上”。⑦其二,民进党当局虚构原民史观,建构新分离主义。蔡英文上台就向原住民道歉,目的是为了建构所谓“原民史观”的台湾新分离主义史观,切断两岸历史一体,将台湾主体性与原住民历史连结,孕育与大陆脱钩的“泛南岛民族意识”。将台湾历史缩短至只有400年,以郑成功侵略、清朝屠杀与镇压原住民的污名化定性论述,否定历史上历朝历代汉族先民移住台湾的正当性,将“原民史观”操作主流常识化,将“岛国”意识原住民化,即台湾历史发端于“南岛历史”,亦即将“九二共识”核心内涵空心化。

  在推行“教育台独”方面,民进党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记载,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而历史必须通过教育才能显现,文化教育的交流互鉴离不开政治层面的支持与理解。当前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与文化融合就面临着民进党当局的单方面设障与破坏,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民进党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否认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历史联系,不断在岛内推行“教育台独”。

  (1)歪曲史实,蒙蔽年轻学生

  所谓“欲亡其国先亡其史”,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地推出新历史课纲。“民进党当局删去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时序和脉络,使学生缺少历史观念,搞不清年代顺序,去中国化”也将导致“去历史化”。学生因此既不瞭解大陆,也无法真正瞭解台湾,将变成“史盲”,危害深远。

  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但民进党当局为了选举利益却将历史文化教育当作“政治工具”,将政治黑手伸入校园,罔顾专业将政治肆意凌驾教育之上;蓄意剔除台湾青年一代骨子里的国族基因和中华认同,致使台湾年轻人丧失基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竞争优势。长此以往,将毁掉台湾青年的竞争优势,使他们一叶障目、困守岛内,失去竞争力创造力,最终将造成台湾更加边缘化和被淘汰。海峡两岸,一脉相连。两岸深层次、割不断的文化联结,绝不会被别有用心者轻易破坏。民进党当局蓄意歪曲史实、颠倒黑白,不仅长久祸害台湾学子,也在两岸间挑起对立。

  (2)编造“台语文”文学,割裂两岸文化

  2021年,民进党当局通过所谓“国家语言发展法”,幷从2022学年起,将闽南话、客家话、台湾少数民族语言等“本土语言”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其中,可供选择的所谓“本土语”包括闽南话、客家话、马祖本地人讲的闽东话等共计49种。⑧从“本土语言”的定义到是否要进入课堂,学者、教师、家长都提出过质疑或反对,甚至有“课纲审查委员会”成员一起辞职表达抗议。但民进党当局置若罔闻,幷变本加厉,民进党这一操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企图利用语言作为工具,改变深植于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此外,“台独”分子还为“台语”造字,幷将其称之为“台语文”。 

  这一系列“去中国化”事件,旨在培育更多年轻一代“天然独”,妄图形成历史空白和遗忘,从政治权力与制度的角度来破坏、阻挠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民进党当局已成为当前两岸文化交往与教育交流的最大现实障碍。对此,我们要针锋相对,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强调用中华民族大一统意识破解“台湾主体意识”,匡正错误的“新分离主义台湾史观”,才能逐步有效遏制“去中国化”及“教育台独”的危害与影响,才能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