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珍:小结
作为主持人,我对刚刚第一轮讨论的重点,提纲挈领提出大家比较重视而且具有趋势性的议题。
第一点,两岸关系基本上还是民进党2014年应当关切的重大议题。但要提出比较具体而且具有全党共识、足以作为整体民进党两岸政策的主流论述,恐怕还不到结构完整、面貌清晰的阶段。致政兄认为,这可能要等到总统大选的前半年,即2015年下半年,才会有一个代表民进党参选2016的、结构相对完整的总体两岸政策论述。但在这中间,2014到2015年上半年的一年半期间,民进党被期待提出完整论述的压力还是很大,内部讨论的气候还是会很热烈。可以说,2014整个年度,两岸议题仍是民进党的重要议题,全党关心、全民关心、国际也关心,压力不轻。
同时,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民共交流,在座的各位几乎没有人反对,而且好多位也亲身参加过,可以说毫无疑议地都赞成两岸民共交流。应该说,民共交流是2013年开展起来的新动向,民进党毫无异议地希望2014年能够继续推动发展。
第二点,两岸开放交流以来,包括经贸交流,近年来推动积极、进展快速,广度、深度都非常可观。两岸经贸关系已到非常紧密的阶段。可是根据各位的看法,这对台湾经济并没有起到提升的作用:一方面两岸经济交流快速,一方面台湾经济逐渐下滑;台湾经济下滑或许未必与两岸经贸交流有因果关系,可是客观上台湾经济确实不好。老百姓会不会形成一种印象,就是:两岸经贸关系越密切,台湾经济越下滑?
这是重要问题,事关两岸发展趋势。如果两岸关系越密切台湾经济就越不好,那么未来两岸关系就不无转折的可能性。反之,如果台湾经济不好是缘于内部因素,诸如领导弱化、政策失当,或是国际经济冲击等等,与对岸没有关系,甚至,如果没有两岸经贸关系,台湾经济会更雪上加霜?这需要全面、科学、深入地调查研究。
第三点,今天大家都提到,我想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刚刚几位关注的2013年美日中三边关于东海情势的问题。有几位提到的都是批评,认为马政府处理东海问题“亲中远美日”,离开了传统盟友、脱离了美日安保架构。民进党中央也是这样看问题的。刚刚几位的批评,不是意味着民进党的政策应该像苏贞昌主席讲的:台湾应积极配合美日安保同盟,倡议所谓的“美日韩台民主同盟”?这是民进党全党的共识?或者只是苏贞昌的观点?台湾面对这样敏感复杂的区域战略问题,万一被迫选边,马政府会怎么选?民进党会怎么选?民进党执政的话又会怎么选?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应从冷战思维出发?还是应从两岸新局着眼?或是在两者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确实需要宏观深远地冷静思考。
接下来开始第二轮讨论。
罗致政: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做法
民进党让人觉得冲过了头
刚刚主持人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战略角度去思考两岸关系,我觉得绿营或是民进党来讲,需要面对战略、环境改变的问题。我分三块:一是政治外交,二是经济,三是社会。
政治外交方面,最大的是美中之间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过程当中,台湾的角色是什么。坦白讲连美中自己都搞不清楚,比如在大陆设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可以看出,大家都还在互相摸底线,互相测红线。在这过程当中,台湾的角色过犹不及,而民进党的立场又让我担心会产生一种反中的形象。其实民进党跟国民党都要小心过犹不及,然后如何精准的拿捏美日对中国崛起之后可能的策略与作为。换句话说不能冲过头,但也不能落在后面,这也的确是民进党未来很大的挑战。
我认为,美日跟中国之间这种测试底线跟红线情况,未来会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磨擦是不可避免的。台湾最大的挑战就是大国互相测试、摸索磨合乃至于磨擦的过程中,台湾要怎样做到平衡的角色,而且一平衡一定马上会有一方不高兴,靠中国太近美国一定会想把台湾拉回来一点,可是靠美国太近中国又不高兴,所以台湾外交、军事跟政治上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去因应美中之间未来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
我觉得民进党中央现在的做法,让人觉得有点冲过头,反而美国拿捏很准,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有更谨慎的必要。
两岸经济竞争性越来越高
台湾要减少对大陆的依赖
经济方面的挑战,从大的战略格局来讲,两岸经济的竞争性越来越高于互补性,两岸间包括高科技的竞争性越来越强,台湾对大陆的依赖越来越深。所以从战略层次来讲,我一直主张台湾要更大的自由化,才有可能稀释或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可是自由化一定要付出代价,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台湾说要加入TPP,但问题不是美国愿不愿意,而是台湾准备好没有,只要台湾准备好美国随时可以谈;台湾要有准备,因为开放一定付出代价。AIT的朋友曾问我,你们对两岸服贸的态度,会不会让别的国家认为,跟台湾谈FTA随时会翻盘,我只能说两岸是例外,当然别的国家未必会接受。所以两岸的经贸交流会不会影响到台湾跟其他国家谈FTA的公信力跟可信度,的确是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民进党要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