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岸社会交流
民进党应更积极主动
至于社会交流部份,喜不喜欢是一回事,但重点是两岸经贸交流带来的社会交流越来越明显。这东西很清楚,量变一定会带来质变,包括在学校的环境里面,大陆学生越来越多,甚至很多老师会说考试也可以用简体字写,所以投影片两个版本都有,甚至听说有的大学老师的投影片很多都是用简体字,因为大陆学生比台湾学生还多。所以社会交流的密度、量跟质都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一定会对台湾社会带来冲击。可是很清楚,从刚刚那些民调也看得出来,这个方向未必是对岸愿意看到的方向,也未必是共产党或是中国愿意看到的,甚至不是马英九乐意看到的方向。也就是说,两岸的交流民进党要有点自信,不用担心将来的交流一定会导向统一的方向,或变成都是来统战的,有时候刚好反过来也不一定。
我记得在中评的论坛上说过:台湾不能改变两岸互动交流的方向,因为方向就是越来越密切,但是民进党可以想办法去改变交流的影响方向,这个交流未必是他们影响我们,我们要利用交流影响对岸对台湾的看法跟认知,当然这需要时间,可是不做永远没有机会。所以我欢迎中国大陆学生到民进党访问,甚至我主动跟青年部讲,我有很多东吴的学生可以安排到中央党部去,安排个简报,多看看民进党人长得样子也可以,不要只从媒体去看。
民进党要用更有创意的方式,更主动的方式去接触交流,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带来一些可能的台湾对大陆的影响,现在担心的刚好是反过来,我们好像准备去接受他们对我们所有的影响,我觉得这过于被动跟消极。台湾最重要的就是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时间对我们是不利的,可是正因为时间不利,所以要想办法拉长两岸互动的时间。民进党战术上的处理,不要做一些让时间反而变短、逼得我们自己要摊牌、对方要摊牌的事情。
总而言之,正如刚刚邱委员讲的,民进党应该更积极、更主动、更有创意,不能只有接招,一定要出招;出招可能是空拳,但至少在台湾民众印象里不是害怕两岸互动与交流。所以,更多的出招是必要的,出招的结果就算是空拳,总是让人觉得有在努力去改善,或是把两岸关系往你所期待的方向走。
最后,我觉得民进党也蛮特别的,它虽然有一些决议文、党纲,可是最重要的还是总统候选人跟总统,几乎都由它决定;阿扁当年有台独党纲,可是他讲出“四不一没有”时,人家也不敢怎么样。候选人讲台湾共识、两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和,党也不会怎么样。所以我觉得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还是要去观察候选人的看法,最后出来之后他有什么立场跟主张;根据民进党的经验,对于总统候选人的两岸主张,即使有不同意见,杂音也不会很多。
吴子嘉:民进党两岸政策
到2015年大选前才会提出
对于民进党两岸政策,我完全同意世忠刚才讲的,一定要拖到2015年初选后,才可能有重大突破,不论苏或蔡,谁代表民进党参选都要到那个时间点才会明朗。我个人认为其实苏跟蔡两个人的两岸政策差距并不大,因为民进党基本上是合议制,党内各派系的制约力量还是非常的大,并不像致政刚刚所说,总统候选人一个人就能决定。
过去有一个人叫陈水扁!陈水扁当年有极大的能量和企图心,在1999年推动“台湾前途决议文”,即使任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把中华民国名称勉强摆进去决议文,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是第一次在民进党文献中出现“中华民国”,其他文字和民进党的传统完全相同。由此可见,领导民进党𨍭型是何其困难。
所以我认为,就算蔡或苏这两位到2015年,也没有能力做大幅度的更迭。其中,新潮流的态度很重要,新潮流在华山会议上提出一个论调,即是2012民进党只输八十万票,为什么要在选前做出太大的让步?民进党再增加3%就嬴了,只有再拚四十万票就够了,两岸政策可以等到赢了之后再让步,或许可以换到更多有利的条件。
民进党最大派系提出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背后真正原因仍然是对长期的台独主张不愿意放弃,而且总统选举只是一个人及其有关派系的利益,大多数当权派都是台独主张的既得利益者,不论是县市长,立法委员,或地方议员。所以民进党转型工程是少数人甚至是一个人的责任,那就是总统候选人,不论苏或蔡都是孤军奋斗!
刘世忠:民共各种形式的对话应持续进行
2014年底的七合一选举,虽然是地方选举,但我认为两岸问题还是会发酵的主题。这几年来一直认为,马英九在很多地方都跟以前陈水扁越来越像,记得2004年3月阿扁成功连任后,年底是立委选举,他一样在操作两岸议题;05年06年的地方选举,还是在操作两岸议题,因为第二任的总统就是要留下他的政绩。我判断马英九也一样,不见得跟七合一是相关,可是他一定会操作两岸议题,不管最后是不是要搞马习会。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太可能由2016的总统候选人自己决定,除非两岸关系真的出现很大很大的变化,不然一定会有一致性;包括2012的候选人也是这样,只是她在个人用语上出现比较创新的包装说法,事实上并没差太多;越有希望的人越不太可能提出一个有别于党的立场的做法,也许他/她的假设比较前进一点。所以我才认为,党中央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基础再打得更强一点,把更多面向的关照进到中国政策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