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南台湾的两岸认同
Inglehart讨论到工业化国家在长期高度经济繁荣之下,会促进“后物质主义价值”的普及,而经济衰退则会有产生反向的影响。台湾在历经快速经济成长之后,是否诚如Inglehart的研究所论,已逐渐由“物质主义价值”步入“后物质主义价值”社会?这必须有如Inglehart所做的实证资料方能加以验证,然而从Inglehart的理论可以推论,由于产业结构的关系,台湾南部工商业较不发达,就业较不容易,就业低落自然影响经济收入,南台湾的传统产业与农渔业生产仍占很高的比例,传统产业与农渔业生产报酬率低,人民经济收入就低。从Inglehart的研究(1990;1997)可以解释,较为低落经济生活条件形塑南台湾的“物质主义”(即“现代化”政治生活,即表现在信任度与满意度低落的政治文化,具体反映在南台湾人们的集体政治态度、政治偏好与选举投票行为上。南台湾人民经济所得较低,其投票行为与开发中或是已开发国家的低所得群体的投票行为无异,都倾向于“物质主义”(亦即属现代化政治文化)阶段。无论是开发中或是已开发国家,其经济所得较低的群体都较为依赖政府,通常也较为期待政府进行所得再分配,以改善其经济生活,这些群体通常对政府较多怨言,且具批判性。北台湾较高的经济生活条件,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较高,形塑了“后物质主义”也就是“后现代”的政治文化,对两岸的政治认同,在政治议题上较倾向包容与接纳,在经济上较倾向开放与相融的政治态度。基于南部的弱势感受,人们喜聆听控诉资源配置不公的重北轻南论述,并将此弱势感受投射在两岸政治与经济权力不对等的结构认知,自然对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强者的认同持负面态度。经济所得低的地区民众资讯封闭,政治认知与判断自主性不高,对两岸政治认同的认知容易受到媒体影响,尤其对于仇视中国大陆的论述很乐意聆听与接受。这种南北台湾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形成南北台湾民众对两岸政治认同的歧见是可以理解的。
有关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立法委员选举当选席位,资料大致显示,北台湾选民较倾向支持泛蓝候选人,南台湾选民教倾向支持泛绿候选人,2012年第十三届总统举民进党与国民党候选人在各县市所得选票比率,其得票结构大致上与立法委员相似,呈现所谓“北蓝南绿”的政治版图甚为明显。假如泛绿当选人在两岸的政治意识形态呈现的是反中或是仇中,泛蓝当选人在两岸的政治意识形态呈现的是友中或合中,由此可以推论,南北台湾的选民在两岸认同是分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