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集体身份的建构主义论述
1.建构主义的意义:观念决定物质力量
9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出现建构主义学派,提出“观念”主导“身份”,“身份”决定“利益”的逻辑思考。其中,代表学者温特(Alexander Wendt)从批判“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与“新自由制度主义”(Neo-liberalism)的立场,借鉴社会学与沟通理论的“自我”(self)与“他者”(other)的概念,建立独特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Social Constructivism)。 温特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拥有超过朝鲜数倍的核子武器,华盛顿却认为朝鲜是区域不稳定的来源,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物质力量的多寡,重点在于观念让物质发生不同作用的力量。
此外,温特提出国际社会虽然处于“无政府状态”(anarchy)下,每一个国家都要追求不同的国家利益与目标,事实上,不是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所强调的单一无政府状态,而是有多种的无政府状态文化(anarchical culture):以“敌人”为主体的“霍布斯文化”(Hobbesian Culture),以竞争者为主体的“洛克文化”(Lockian Culture ),以及以“朋友”为主体的“康德文化”(Kantian culture)。每一种“主体位置”都涉及到“自我”对“他者”的“姿态”或是“取向”,在微观层次上透过多种途径实现。
2.身份类别与利益:身份决定利益内涵
在不同文化下,行为体形成不同状态的身份关系,温特将此区分为:个体与“团体身份”(corporate identity)、“角色身份”(role identity)、“类属身份”(type identity)与“集体身份”(collective identity), 其中,国家存在于国际社会之中,拥有“主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从国家层次),也是“团体”(从全体国民角度),而“角色身份”是相对于其他行为体所呈现的对立现象,例如:殖民母国与殖民地、老师与学生、雇主与员工等等,集体身份与角色身份不同,基本上,针对第三者所形成的身份关系,例如针对气候变迁问题,联合国召集全球社会形成“联合国气候变迁会议”(UNFCCC),或是2001年由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联盟”,具有共同因对的“目标”,而不是相互对立的现象。
温特提出的“集体身份”某种程度可以运用来说明两岸关系如果朝向和平发展,必须要建立和平发展的集体身份。 影响国际社会“集体身份”形成的充分条件有三个:“相互依存”、“同质性”与“共同命运”三项,通常提到“相互依存”系指在经济上两者之间的往来,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易毁性”与“敏感度”的态势。在同质性方面,系指两个行为体之间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方面是否有共通性存在?而在“共同命运”方面,则是针对第三者对于两个行为体所造成的利益威胁,例如:对于整体美洲原住民而言,西方国家殖民者是他们面对的共同命运,各个不同的原住民族群之间的关系是“角色”竞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