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法意的“雁尾”式“认知摇摆”
第一,法国主张避免卷入台海冲突
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希望与中国大陆建立外交关系,拒绝蒋介石政府派驻大使的恳求,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在后戴高乐时代,中法关系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苏联解体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所传递的价值观被西方政治精英广泛接受,在此背景下,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开始调整对华政策,不顾外长迪马反对,效仿美国对台军售,遭中国强烈反对,法国甚至敦促G7峰会对中国进行制裁。⑲1995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后,改变了“价值观外交”,将中国作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中法关系进入“蜜月期”。2007年萨科齐当选后,虽然奉行“人权价值观”,在西藏问题上与中国产生摩擦,但坚决反对“台独”。马克龙执政后,将中国视为推动欧洲“战略自主”的工具,致力于塑造稳定的中法关系。在台湾问题上呼吁欧洲保持距离,认为欧洲的风险是“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反映了法国与美国之间的旧有分歧,即法国更倾向于置身于世外,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甚至不愿像德国一样策应美国。
第二,德国主张有限策应美国
在台湾问题上,中德两国曾出现过“蜜月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坚定支持两德统一,施罗德等老一辈德国政治家曾对中国抱有感激之情,在对台问题上态度积极。2005年6月22日,德国前总理科尔指出,德国人,尤其是他本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始终支持德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默克尔上台初期,曾一度在涉藏和台湾问题上打破红线,但由于施罗德的门徒——时任外长施泰因迈尔牵制,总体上坚持对华务实合作,奉行一个中国原则。默克尔卸任后,德国国内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台政策也出现了转变。代表“白左”的绿党迅速崛起,被纳入联合政府后控制了外交部,更加重视绿党所倡导的“环保”、“民主”和“人权”等价值观外交,并表现出明显的“亲美”倾向。⑳与美国不同,德国不希望与中国走向新冷战,但是与美国的立场却逐渐趋同,即不断对华施压,只是不希望在军事层面成为主要参与者,而是扮演“策应者”的角色。2023年4月,外长贝尔伯克在访华期间明确了与马克龙的分歧,警告中国不要军事介入“台湾问题”,德国和G7“不会坐视”军事升级。
第三,意大利在美欧之间摇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无力为各国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意大利开始积极开展对华关系,中意关系进入蓬勃发展阶段。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出亚投行后,中意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中意签署《“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成员国。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向意大利提供了大量救援物资,进一步夯实了两国的关系。在此期间,基于中意友好的整体基调,意大利并未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但是,在意大利的整体对外政策中,与美国的关系要优先于中国。但随着国内外政治生态的变化,中意关系出现转变,意大利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早在竞选期间,梅洛尼在接受台媒专访时声称,她若能领导新政府,将推动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的关系,还表示中国台湾与意大利是“战略伙伴”,呼吁欧盟就台海问题向中国大陆施压。当选后,梅洛尼内阁班子吸引大量对华强硬派,并任命了具有强烈反华倾向的塔加尼担任外交部长,塔加尼曾强烈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并多次在涉台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 |